•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与文化 -> 行业资讯 -> 茶路评弹

    「深度解读」如何正确理解“三茶统筹”?

    茶路评弹

    2021-10-27 22:18:53

    824 0

    《周易·系辞上》有个成语,叫“开物成务”,是指通晓万物之理,依理办事,必然成功。这是一种中国智慧。

    当今之中国,正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百年未遇之大机遇,中国须发展硬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将发挥更大的威力。要能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必须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教育与人才,二是资本与战略,三是民族精神与文化实力。核心就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

    科学起源于哲学。茶叶科学亦然,更源于文化哲学,故有“茶美学”之谓。哲学并非高大上,而是智慧之学;茶美学也属于哲学,乃是茶文化、茶产业与茶科技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境界,也是社会人生境界,惟有中国茶科技、茶文化方能达此至美境界。

    小小一片茶叶,一旦与青山绿水融合,获得新的生命,而形成一种绿色产业、健康产业,便系之于国计民生。2021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福建武夷山茶园时,明确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这一经典论断,足以体现“开物成务”的中国智慧,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个角度,全面破解了中国茶业发展的诸多疑惑,是为茶业振兴赋能的良药秘方。明确指出茶文化、茶产业与茶科技的关系统筹之“三位一体”,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发展理念。

    品牌需要文化打造,但茶文化并不等同于品牌,也不是茶科技与茶产业的附庸,茶文化是一种精神、灵魂,茶产业是发展目标,茶科技是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助推器。文化的持殊功力,决定了茶文化可以积极引导茶产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这三个领域、三方面理念“统筹起来”,是以中华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发展,以茶科技推动茶产业发展,使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造福民生。若说三茶理念有核心的话,应该是“茶产业”。短短几句话,“茶产业”提到两次,从过去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茶产业始终处于“支柱产业”的地位。这是期待、是任务、是使命,也是核心。实现这个任务,茶文化要引领,茶科技要推进,各级领导要把三者“统筹起来”。应该说,这才是“三茶统筹”的战略出发点,是解决中国茶发展的金绳宝筏,是中华茶业复兴的战略思考与必须构建的观念体系。

    古往今来,先秦哲学强调“道技”关系,“道”是规律法则,“技”是技术方法。庖丁解牛,强调按规律法则办事,切中肯綮。现代茶业,茶文化是“道”,茶科技属“技”,道技结合,天人合一,全力推动茶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辩证地看待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以茶文化领其先,以茶科技殿其后,共同促进支柱产业发展,前后分明,左右兼顾,统筹全局,中心突出。何以要统筹起来做好大文章?文化引领是软实力,科技促进是硬实力,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茶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茶科技与茶文化,乃是推动中华茶产业腾飞的两大翅膀,缺一不可。老子曾说“大象无形”。若将“茶科技”作为核心,或许会削弱茶文化的引领力,忽略茶产业的基础地位,甚至迷失茶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蜕变成资本的附庸。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有天然的嗜血本性。为了追逐利润,它往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对资本的管制,讲仁义礼智信不行,得用法律与制度,将资本关进笼子。

    文化积淀而为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积淀而为茶文明,融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河岳英灵之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瓜瓞绵绵,长盛不衰;科技发明与创造,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具有实用性、短暂性与功利性,其生命力之短暂,无可与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相比拟。人们常说,百年企业之生命力在于文化。何谓“文化”,全世界关于文化定义的解释,凡计有164种之多,唯中国先贤解释最为精到:“文化者,以文化人也。”此中之“化”,教化之意。茶科技、茶产业,内核就是茶文化。中华茶文化之博大精深,在于“以文化人”。离开茶文化,茶科技只是一种工艺、一种技能而已;只看重茶产业的物质属性,茶只是一种饮料而已,与可口可乐之类碳酸饮料并无二致。茶产业是茶文化与茶科技的物质基础,但众所周知,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秦汉擂茶之饮,五千年中华茶文化的历史积淀,如山如海,没人敢否定。陆羽《茶经》之开山,历唐宋元明清而至近现代,中国茶学论著的经典化与美学化,汗牛充栋,集大成之功。中国农业大学开设茶学专业仅仅百年,那么之前的中国茶业,何以为学?何以为业?靠的是茶业本身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是茶圣陆羽之辈茶人的总结与创造。元代茶人王旭《题三教煎茶图》有一首妙趣横生又富于哲理的诗云:“异端千载益纵横,半是文人羽翼成。方丈茶香真饵物,钓来何止一书生?”

    书生何用?文人何为?方丈何意?茶科技也好,茶产业也好,茶文化也好,都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立德树人”。

    现代茶业,离不开茶科技,更离不开茶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三茶统筹”要求三者统筹起来时,特意将“茶文化”置于前,以强调茶文化对于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引领统帅作用。茶文化的引领与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中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中华茶人的慎终追远,文化自信与本色当行,也体现在茶行业的本质特性,要求中国茶企与从业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金钱至上、资本为王,必然有悖于天道、地道、人道之合与大道至简、茶道至善、商道至信的行业规范。茶产业的发展,茶科技的创新,茶品牌的打造,既需要资本投入,又不能靠资本无序炒作。当今茶界,乱象丛生,追名逐利,巧立名目立山头,营销之术满天飞,从“天价茶”到普洱茶炒作,资本无序介入,品牌被资本绑架,品茗论道,门槛过低,泛泛而谈,信口开河,或以茶牟利,或因文求名,不尊重知识产权,侵占他人成果,中饱私囊。这一切不良行径,皆出于文化的缺失与误导,出于君子人格的缺失。既不利于中华茶文明的传播,更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三茶统筹”理念乃是中国现代茶业独具特色的观念体系,应成实现中华茶业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人们往往“三句话不离本行”,2020年湖南省茶博会上,我与院士定下一个共同信念:“科技赋能,茶无所不能。”作为茶学专家,突出茶科技无可厚非,但切忌偏颇,舍本逐末,顾此失彼,本末倒置,希望行业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构建中华茶科学的学科范畴与观念体系,以利国计民生。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总监制 / 赵光辉 监制 / 陈 浩 制作 / 王 璟


    作者简介: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曾受教于钱钟书先生,唐宋诗词专家,诗话学专家,被誉为“中国诗话第一人”,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茶文化首席专家,中华茶祖神农文化研究奠基人,中韩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2400

    • 文章

      317

    • UID

      1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