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与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路丝语

    喝茶的最佳境界:一芽一叶总关情

    茶路丝语

    2020-09-13 20:39:03

    18716 0

    沏一壶好茶,读一本好书,或者与三两好友对谈,是我觉得最为舒服的消遣方式。

    我所谓的好茶,不必名贵,适口即可;好书,不必皇皇巨著,有趣便佳;好友,不必学富五车,对脾气最妙。

    但如今各忙各的,约一次,得提前半个月预定。好书也不多,需用心寻找。只有茶,二十余年未曾间断。花茶,去张一元买;铁观音,去吴裕泰。以中档为主,偶有朋友送包装精美的茶叶,我自认无福消受,最后也是转送他人了。

    具体到喝茶方式,我亦不太认同弄一茶海,一堆工具,五六个酒盅大小的杯子,真麻烦。古人更是,水、烧水的柴火、器皿,泡茶的壶,讲究太多了。讲究一多,就成了文化。至于茶叶,不仅博大,而且精微。

    现在茶道的仪轨,属于日本茶道,但究其本质,仍跳不出中国传统文化。

    我在东北长大,东北人习惯喝红茶,只认滇红祁红。那时候都穷,多喝不入流的,抓一把扔进搪瓷缸子,冲进开水,盖盖焖一会儿,开喝。偶尔遇到好茶,观汤色,闻茶香,最后再品味道,也走程序。

    现在条件好了,开始正经玩茶道了。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这类以前只在武侠小说里看过的茶叶也飞入寻常百姓悦读家了。有一次在朋友家,一下午品了五种茶。

    北人粗糙,喝酒如喝茶,喝茶亦如喝酒。南方讲究茶道,却也精兵简政。

    《茶之路》介绍讲究茶道的潮州人喝功夫茶,突出重点,不及其余:“(喝功夫茶)程序的重点在于盖碗、茶杯始终要烫。潮州人认为水不开茶香就发不出来,什么公道杯、闻香杯,妨碍茶客品啜滚烫茶汤,皆属多余。”

    喝了这么多年茶,其实对茶文化还是一知半解。比如,读了《茶之路》我才知道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一种,而且以前喝的,大半是仿制品。真正的金骏眉泡开后,茶叶底都是黄豆大小的独芽。

    喝茶人都知道陆羽的《茶经》,那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茶文化,事到如今,虽精髓未变,流迁亦多,仅茶叶的种类就不知增加了多少。

    《茶之路》名字恰如其分,带着读者一路看山看水看茶树,走遍南中国产茶制茶之地。种茶、采茶、炒茶,无不详备。状产地之地形、气候、风土人情,叙传说典故人物之事略,抒怀古追思之幽情,载制茶工艺之徇古与破藩,传承与创新,可谓一字一句有来历,一芽一叶总关情。


    手工焙炒茶叶,历来是茶叶好坏的关键,也是茶农存身之本。近年常有茶商打着传统手工炒茶工艺的幌子,卖高价。事实上,机器炒茶已是王道。

    “如果没有机器,我这把腰早废了。”擅炒涌溪火青的朱师傅如是说。饶是如此,炒茶时,朱师傅还要每夜起来多次,观察火力,用手拨匀茶叶,才敢放心。总理用此茶招待过尼克松,并告诉后者,这茶叫“落水沉”。

    许多古老的制茶工艺本已失传,但随着茶叶消费的增加,古代工艺渐渐恢复,很多茶人在发掘与探索中,亦有创新。

    例如金骏眉就是梁骏德在传统工艺上摸索出来的新产品。金骏眉火了以后,有人问梁师傅怎么分辨真假,梁师傅说:“你第一句就错了,不能说假,只有是不是桐木原产地的区别。”

    另一个例子,你在茶庄买的大红袍即使贵到天上去,其实也不“纯”。1964年,福建省茶研所以科研名义从母树上剪穗繁育而成,1985年10月,崇安县茶研所的陈德华私下从省茶研所搞到五棵大红袍茶苗,但同年9月小包装的大红袍就已推向全国。可以让大家放心的是,只要是正规茶庄的大红袍,都是正宗武夷岩茶。

    茶叶是否正宗,当然直接影响口感。但随着时代进步,“正宗”的概念也在悄然变化。

    太平猴魁按古代工艺来说的话,茶叶要一一手工捏尖滚平,这道手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弃用改机器加工了。太平猴魁只有太平县猴坑、猴岗和颜家村产的才是正宗,但以三地每年区区不足四万斤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所以只要是太平县产的猴魁就可以了。

    《茶之路》有篇文章说:“明代茶人在书斋茶室里悬挂山水画幅,焚香插花布道,意图营造自然,但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茶源,感受当地的风土。”

    我觉得在这点上不必苛求古人。即使是交通畅达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做到喝碧螺春就去太湖,喝花茶就去福州。

    喝茶的心态才是茶叶好坏的关键。茶确有清身俭性之功用,但你在茶楼与客户谈合同,和你在斗室与朋友促膝,同样的茶,喝出来的绝对是两种味道。

    像我此时,闲来无事读《茶之路》,便新绿盈目,不时啜一两口三级茉莉花茶,便茶香齿颊。能长此已久,足矣。

    -end-

    选摘自《悦读者:乐在书中的人生》祝新宇,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本“无一字无来处”的名人八卦集锦,一本“断章取义、六经注我”的书评荟萃。从无人不知的莎士比亚,到比较小众的布考斯基,从古代的陶渊明,到当代的双雪涛,以书论人,以书论书,作者都臧否出了新意,虽为一家之言,却有惊喜不断。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2400

    • 文章

      317

    • UID

      1

    推荐文章: